澳门沙金(中国)在线平台育好种、建良田河南书写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新答卷3月5日,十四届全国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河南育好种、建良田,奋力书写新答卷。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优质的种子对粮食单产和品质有多重要?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晨阳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整体经过了约九轮更新换代,每次换代都带动单产较大幅度提升。
“有一个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2000年至2009年澳门沙金,全省小麦平均亩产约358公斤,经过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目前亩产稳定在440公斤左右。”王晨阳说澳门沙金,“当然,这其中还有栽培技术、机械化水平提升等因素,但据估算,小麦品种在增产中的作用至少占比30%~40%,可见良种的重要性。”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前10名的小麦、玉米、花生品种,河南省分别占4个、5个和5个。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中,河南入选13个,成为入选品种最多的省份。
如今,河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超过四分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国第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建设1500万亩小麦示范区。
种业振兴计划中的种子并非只包括粮食种子,还包括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以及猪、牛、鸭等畜禽种质资源。
2024年,河南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65份,数量居全国前列。濮阳莛子麦、新乡龙水梯老黄玉米入选国家种质资源普查重大成果,新发现豫西黑猪、舞钢鹁鸽等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挖掘出遗漏品种项城猪。
此外,我省建设了国内一流的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已建设完成,省水产种质资源库选址已完成,认定省级保护单位48家,保存种类种质资源近60万份。
在河南种业研发聚集地中原农谷,目前已汇聚了58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累计培育出优良品种161个,在多个育种领域取得突破。此外,河南种业集团、联合种业公司等在这里组建,先正达、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在这里建设育种和生产基地。
春耕备耕,浇地灌溉是一项重要农事。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浇水高峰期,农民拉着水带、排队等井的场景时常上演。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头机井插电就能浇水,改变了传统农业模式,大幅提升了农事效率。这些,只是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种粮要高产,良田是保障澳门沙金,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的有力支撑。
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专家组顾问杨建国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时提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灌溉条件,还显著增强了粮食稳产增产能力,还是粮食减损的重要抓手。“河南在高标准农田中推广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布局,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机械化作业效率,周口、商丘等连片示范区亩产较普通农田高2.3倍,成为全国样板。”
目前,河南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910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00余万亩。2024年,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共建设农田灌溉机井107万眼,开挖疏浚排涝沟渠24万千米,修建田间道路9.8万千米,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如何持续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杨建国建议,建设过程中,要强化“五良”融合,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
良田上,加快建成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配套沟渠连通整治工程;良种上,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基因测序、生物育种等领域的科研投入,支持龙头种企和科研机构联手,攻克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高产、抗病、抗逆等关键技术;良机方面,重点研发适应倒伏作物、丘陵地形的智能农机,如履带式收割机、高密度打捆机等,推广智能播种机、精量播种设备、无人农机等,进一步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助力单产提升。同时,推进良法普及,加快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创新良制建设。
Copyright © 2012-2023 澳门沙金(中国)在线平台 - IOS/androi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赣ICP备14004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