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沙金(中国)在线平台党员话菜乡④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党建引领促发展 蔬菜大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编者按: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澳门沙金,寿光市以党建联建为契机,在党建互学、项目互联、人才互通上深化交流,强龙头、树品牌、补链条,不断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抱团发展“飞地经济”,“寿光模式”正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新的内涵。
为深入了解“党建引领”在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寿光市委宣传部、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大众网潍坊联合策划“党员话菜乡”专题,共同解锁寿光市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密码。
寿光建有蔬菜大棚17.3万个,年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被认定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是千亿级蔬菜产业集群的代表,是中国蔬菜之乡。
说起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不得不提及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三元朱村位于寿光最南端,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乡”。
8月25日,大众网记者来到寿光孙家集街道,看看孙家集街道是如何在党建引领下,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三元朱村现有667人,人均年收入10万余元,这里每年有将近55亿公斤的蔬菜运往全国20多个省份的300多个城市,是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村。
三元朱村的地大都在东、南、西三个埠子岭上,土质差而且缺水,当时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三元朱村党支部王乐义带领村委会成员在三个埠子岭转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决定在东岭种苹果,西岭种桃树,南岭种上山楂和葡萄。就这样,王乐义带领干部群众苦战三个春秋,使三个埠子岭披上了绿装,飘出了果香,解决了村民们的温饱问题。
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寻找新的出路。1989年,在王乐义和17名党员的带领下,将冬暖式大棚技术引进了三元朱村,种植大棚的第一年就产生了数个“双万元户”。自此,一场反季节栽培蔬菜的拉开序幕,蔬菜大棚技术也呈星火燎原之势向全国推广普及。
冬暖式大棚技术的引进,改变了三元朱村村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局面。这些年来,王乐义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千家万户。他走到哪里,致富的脚印就延伸到哪里。
记者在采访中王乐义说道,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三元朱村广大干部群众勇立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大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
如今,寿光市以大棚种植为主的蔬菜生产已发展到74万亩,年产蔬菜35亿公斤澳门沙金,收入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据了解,现在三元朱村已完成土地调整360亩,新建大棚118个。三元朱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成本控制需求,配合自己从全球农业先进国家地区考察学习来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融合、升级、完善了适合自己的大棚技术体系澳门沙金。现在新建的大棚全面推广物联网技术,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自动喷雾机、电动运输车、夜间补光灯、水肥一体化等装备成为大棚“标配”。研制开发了领先全国水平的第六代高档次、高科技温室大棚,新建设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已连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0亩。
在王乐义的带领下,利用最新技术,在国内最早创立了绿色蔬菜的产品标准与意识。于1992年,率先成功进行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把无公害蔬菜搬上了国民的餐桌。
如今,三元朱村种植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使用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乐义”牌蔬菜也销往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从一棵蔬菜、一个产业,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三元朱村已经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高效农业观光目的地。
据悉,孙家集街道现拥有自主农业品牌29个,其中,“乐义”蔬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寿光孙集苹果苦瓜”“寿光孙集黄瓜”“寿光孙集苦瓜”“寿光孙集长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孙家集街道党工委委员李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整村、整组集中连片流转,拆旧建新,配备先进农业设备,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鼓励种植大户、新农人创办家庭农场、农业园区。除此之外,我们将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电商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Copyright © 2012-2023 澳门沙金(中国)在线平台 - IOS/androi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赣ICP备14004487号-1